“我就吃了个水果,怎么就要罚我1000多块钱?”2025年5月底,一位中国女游客在新加坡酒店房间内品尝榴莲后,收到了一张的罚单。她委屈地表示自己是初次来新加坡,完全不知道东南亚酒店普遍禁止食用榴莲的规定。
酒店前台解释,这笔“清洁费”是因为需要聘请专业人员清除榴莲残留气味,且房间要空置数天才能彻底消散。而这并非个例——类似“榴莲罚款事件”几乎每年都在狮城上演。
时间倒回2023年7月,一位中国女游客与家人在新加坡圣淘沙湾W酒店的经历如出一辙。她小心翼翼地将猫山王榴莲用塑料袋层层包裹带回客房,以为这样就能“瞒天过海”。第二天却收到了酒店措辞严厉的警告信:
“如果发现客房内有榴莲或榴莲气味,将收取500新元(约2700元人民币)罚款” 。信中解释,榴莲“强烈而独特的味道”会影响后续入住客人的体验。
幸运的是,那次酒店念在初犯免除了罚款,这位游客事后感慨:“谢天谢地,谢谢如此人性化的管理,下次不会了”。但并非所有人都这么幸运——最新案例中的游客只能如数缴纳罚款,为自己的“美食冒险”付出代价。
气味顽固难除:榴莲的特殊气味会渗入地毯、窗帘和空调系统,普通清洁无法消除,需要专业处理
除了酒店,新加坡的公共交通、电影院、剧院、博物馆等公共场所也都禁止携带或食用榴莲。一些网民直言:“不要在酒店吃榴莲和螺蛳粉是基本的素质”。
“赤膊上阵”罚千元:因天气炎热光膀子?可能被罚2000新币(约1万元人民币)或拘役3个月
“蹭网高手”代价高:破解他人WiFi最高罚1万新元(约5.4万元人民币)
“如厕不冲”也犯法:公共厕所便后不冲水,第一次罚150新币,第二次500新币
更令人瞠目的是,2021年乌节大酒店有11名宾客因违规群聚庆生,超过当时规定的八人聚会顶限,结果每人被罚300新元。
乱抛垃圾的罚款更是阶梯式上升:初犯最高2000新元,再犯4000新元,三次以上最高可罚1万新元。
逾期滞留超过90天:处以不超过6个月监禁和至少3下鞭刑。若不适用鞭刑,则罚款不超过6000新元
街头涂鸦:最高可处2000新元罚款或不超过3年监禁,并可能施以3-8下鞭刑
新加坡被誉为“罚款之城”(Fine City)并非浪得虚名。这一切源于建国总理李光耀的理念——通过严明法律打造文明社会。尽管规定看似严苛,却使新加坡成为全球最安全的国家之一,屡次在世界法治指数中排名亚洲第一。
这些详细规定基本围绕不赌博、不搞黄色、不乱扔垃圾等基本素养展开,塑造了新加坡人人人讲素质的社会氛围。
入住先问清:Check in时主动询问酒店禁带食物清单(部分连山竹、火龙果也禁)
在这个法律严明的花园国度,一句当地谚语说得好:“在新加坡,不是禁止的事情都可以做,而是没被允许的事都不能做。” 了解并尊重当地法规,才能让狮城之旅安心无忧。
毕竟,谁也不希望一次美食尝试,变成价值千元的“奢侈体验”——更不愿成为鞭刑统计数字中的一个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